发展规划处、党委研究室、法治建设办公室

刘益春:创造力指向的大学治理改革
发布人:发展规划处  发布时间:2023-02-27   动态浏览次数:49

刘益春创造力指向的大学治理改革

摘要:世界科学和技术中心的变迁与发展,主要靠创新型人才。师范大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作用。东北师范大学提出“创造的教育”理念,多年来实行创造力指向的人才培养改革和学术治理改革。创新型卓越师资的培养是提升基础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之基。针对目前存在的卓越教师培养规格亟待确立、有效实施体系亟待建构、体制机制性障碍亟待解决等问题,积极探索破解这些问题的方法并取得显著成效,为落实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关键词:创造力;大学治理;治理改革;师范大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创新的根基在人才,而人才的根基在教育。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当前和今后尤其需要培养能够满足时代要求、引领时代发展的有见识、有能力的人才,这种能力既包括对知识学习、知识接受的能力,也包括以此为基础培养出来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创造习惯,即创造力。培养这种创造力,是新时代中国高校的共同使命,同时,不同高校也需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特色和实际,遵循教育基本规律、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各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创造力指向应该是当前大学治理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核心理念。

一、新时代的科教新图景

我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作出了系统部署谋划,描绘了科教新图景。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中,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必将发挥举足轻重的战略作用。

(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格局

教育培养人才,人才助力科技进步,科技和人才又反哺教育、重塑教育。科技、人才、教育三者循环互促,而创新是他们的共同指向点。科技是促进创新型国家目标实现的关键变量,体现着国家实力和水平,当前要做到“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保障,人才的创新能力决定了国家的建设水平。同时,科技和人才的基础是教育。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可以归结为教育力,力有三个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教育力的作用点是学生,在教育要求上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科、不同特点的人施予不同的作用,就是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教育力的方向反映的是教育者、教育机构期望达成的教育愿景,是指我们应该向哪个方向培养人,创新能力的指向是重要的教育方向,主要是培养学生批判和反思的能力;教育力的大小体现教育者、教育机构所施加影响和作用的范围与程度,包括教师、育人环境等各因素的作用效果。

  (二)我国将努力成为下一个世界科学和人才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讲话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纵观全球科学和人才中心在不同国家间的转换可以看出,科技、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全球先后形成5个科学和人才中心,分别为16世纪的意大利、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德国、20世纪的美国,各个时期都产生了一批卓越的科学家,推动了科技和文明的不断进步。那么21世纪的世界科学和人才中心会不会转移,会转移到哪里?当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显著上升,成为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人力资源大国。2021年研发人员总数稳居世界第一,全社会研发经费达2.79万亿元,居世界第二。《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已跃升至第11位。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就要争创下一个科学和人才中心。

  (三)高等教育是形成科学和人才中心的动力源泉

现代大学是科学和人才的汇聚地。近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变迁与科学和人才中心的转移基本上是一致的,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都曾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机械力学和热力学的革命,剑桥大学的牛顿和格拉斯哥大学的瓦特是代表性人物。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磁学的革命,剑桥大学的麦克斯韦和柏林洪堡大学的赫兹是奠基人。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体现在生物学、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方面,剑桥大学的沃森、克里克、图灵,普林斯顿大学的冯·诺依曼,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赫伯特·西蒙等一批科学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工业革命的思想来源与大学密切相关,大学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人物和影响世界的科学家。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历史如此,未来也将如此。

   二、创造力指向的人才培养改革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与关键核心技术一样,是引不进、求不来的,只能靠自己培养。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从高等教育开始,而要从基础教育抓起,我国需要一大批具有创造力的中小学教师。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师范大学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不但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还具有先导性的重要地位。师范大学是基础教育、教师教育、高等教育的结合点,师范大学培养的人才具有创新性,到基础教育战线后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性潜质的未来人才。多年来,东北师范大学一直在创新型师资培养方面积极探索。

(一)提出“创造的教育”理念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理念在办学实践中的引领作用。2000年针对当时基础教育存在体罚学生的突出问题,时任校长史宁中教授提出了“尊重的教育”理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本质内涵,即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人性、尊重教育者的劳动成果,其核心是尊重人性。2012年我当校长后一直在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基础教育的情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那么师范大学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要不要提出新的教育理念。从2013年开始,学校组织在各个层面讨论这个问题,直到2016年70周年校庆时,学校郑重提出了“创造的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区别于陶行知先生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创造的教育”,陶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强调学生要有改造社会的能力;也区别于刘道玉先生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创造教育”,刘道玉先生基于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重新起步的背景,呼吁更新教育观念,“发展人的最优秀的本质”,强调从专业教育走向通识教育。我们提出的“创造的教育”,是基于师范大学特点提出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即倡导注重过程的探究教育、激发基于兴趣的内生动力、养成批判反思的思维习惯、树立卓越担当的人生品格,目标是培养创造力指向的卓越教师。

  (二)指向创造力的卓越教师培养实践

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卓越教师,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破解,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具有创造力卓越教师的培养规格亟待确立。虽然国家已确立培养创新型卓越教师的目标,但其关键特质与能力结构并未明确,“创新型”的具体内涵与特征仍未明晰,各方理解也见仁见智。二是培养具有创造力卓越教师的有效实施体系亟待建构。培养教师创造力,是国际教师教育共同难题,尚没有成熟理论与经验,尚不明晰课程如何设置、教学如何开展、实践教学如何进行。三是培养具有创造力卓越教师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亟待解决。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二元分离,难以保障师范生创造力培养的系统变革,难以汇聚优质资源协同保障创新人才培养。为破解这些问题,东北师范大学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是确立以创造力为核心特质的卓越教师培养规格。基于教师教育融合性特征及创造力本质属性,将师德养成置于卓越教师培养规格之首,构建学科理解力(对学科知识来龙去脉及学科思想方法的理解)、学科转化力(将学科知识由知识形态向教育形态转化)、实践迁移力(将所学创新教学思想方法在职业环境中演练与提升)、反思研究力(在教育实践反思批判中发现与提出、分析与解决教学问题)的“四力合一”培养规格。

二是构建突出学科思想与教育转化的融合型课程体系。我们设置了“创造的教育”示范课堂,强化学科课程深度与学科思想,优化基于职业实践的教育课程结构与内容,四年全程注重学科理解深化及其向教育转化迁移。大一引航助力:开设48门新生研讨课和57门专业导论课,引导新生向学术性学习转变;大二大三培根筑基:打造276门荣誉课程,提升高阶性和挑战度;大三大四集成深化:新增57门学科理解课和跨学科理解课,促进学科本原性和结构化理解。

三是实施注重“知识形态转变”的过程性探究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究过程,运用归纳的方法,注重将“知识形态”转化为“问题形态”,继而转化为“方法形态”,最后转化为“教育形态”,注重知识的来龙去脉,促进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得知识建构和思维发展,重现知识从无到有的生产过程,在“知识再创造”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创造力培养。(见图1)这也是师范大学与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区别所在。学校持续开展“创造的教育”大讨论、建设199个“科教融合”教师团队、打造457个“创造的教育”示范课堂,研制教师“创造的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促“教”的变革;研制指向师范生批判反思能力发展的评价标准,实施指向诊断改进的目标达成度评价,促“学”的转变。

 


四是创建聚焦创新教学迁移与反思研究的进阶型教育实践。教师的培养与医生相似,需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所以我们将课程学习和教育实践交叉设置,在“职业体验-理论提升-教育实践-研究反思”循环往复中融通理论与实践;在职业情境中,运用“创造的教育”理念与方式打磨中小学创新课堂,发展实践迁移力;开展以问题链和任务群为核心的反思性实践,发展反思研究力。

东北师范大学从2007年开始,创建了“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U-G-S”)三方合作的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从东北地区开始,逐渐扩展到全国。随着实践的深入,现在已经发展成为“U-G-S”2.0版。1.0版主要解决的是“三难”问题,即学生实习实践难、职后教师培训难、教法教师发展难;2.0版主要是以“创造的教育”理念为遵循,努力实现创造力指向的“三好”目标,即卓越师资培养好、职后教师培训好、教法教师发展好。东北师范大学的探索和实践受到了广泛认可,一些经验做法被写入国家政策文件在全国推广。

   三、创造力指向的学术治理探索实践

大学治理是一个有机体系。如果只是师资培养体现“创造力指向”,而其他工作不能为之助力保障,那么这种探索也将行之不远。我们力图把“创造力指向”贯穿于学校各方面工作之中,特别是学术治理之中。学校提出创造力指向的内涵式发展理念,包含特色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特色发展代表高度,协调发展代表宽度,可持续发展代表长度,长宽高的乘积体现出一所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就是学校的内涵。

(一)激发全校各学科创造力:发挥一流学科带动作用,打造“一特色四双驱”学科集群

学校重点围绕6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进行学科布局,形成了“一特色四双驱”的学科集群,拉动全校整体学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一特色”指以教育学一流建设学科为核心的教师教育学科集群,聚焦教育学的核心问题,如农村教育问题、教育均衡而有质量的发展问题等,坚定不移地服务国家教师教育、基础教育、农村教育发展。“四双驱”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集群、理工交叉学科集群、生命与生态环境学科集群、大数据+X学科集群。如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集群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世界史一流建设学科为核心,聚焦国家意识形态建设重大需求,首创学术戍边支持国家边远地区建设,为国家战略文化需求提供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再如理工交叉学科集群主要以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建设学科为核心,主要聚焦学校的传统或特色研究领域进行发展。

(二)激发拔尖创新人才创造力:联动校外优质资源,推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

在科教融合方面,聚焦凝聚态物理研究领域,学校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合办了“严济慈班”;聚焦半导体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合办了“黄昆班”,发挥科研院所的平台优势,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我们还创建了“陆家羲数理基地班”,陆家羲是东北师范大学培养出来的数学家,作为一个中学老师他解决了数学领域的世界难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不多见的,所以,我们以他的名字创建了数学和物理的基地班。在产教融合方面,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办学。比如,我们与中国一汽共建“东北师范大学一汽红旗学院”,定向培养研发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汽车需要的统计学和计算机方面的高层面人才。

激发基层学术组织创造力:推动管理中心下移,建设东师特色的新型PI制

PI(PrincipalInvestigator)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比较通行的一种科研组织方式,简言之,可理解为“课题组长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制”等,PI就是对所负责的项目有主导权和指导权的个体。东北师范大学探索实行的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团队建设”三位一体的学科方向带头人责任制,是具有东师特色的新型PI制,目的是破解基层办学组织活力不足、教学科研相互分离等问题。主要举措包括: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以问题引领、任务驱动、目标管理的方式进行学科建设;强化团队建设机制,实行以学术问题为引领、以学科任务为依据的学科团队建设模式,打造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教师组织形式;改革团队评价机制,体现注重实效、注重质量、注重原创、注重协同的价值导向。PI具有学科方向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团队建设”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职责,并在经费、人事、薪酬、考核评价中具有自主权,实现责权利的统一。东北师范大学的新型PI制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在高校的具体体现,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学校PI制学科方向增至43个,实现了管理重心下移,调动了一线教师的积极性,有力支撑了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和整体发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东北师范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发挥好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作用,不断推动创造力指向的一流师范大学治理改革,努力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版权所有:湖北经济学院 鄂ICP备05003310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开发区洋桥湖大道8号 邮编 430205